立冬后的南湖之滨阳光和煦。2025年11月8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C205教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在这里举办的“2025年第二期武汉市三级羽毛球裁判员培训班”开班仪式简朴而隆重。本次培训班由武汉市羽毛球协会与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联合主办,是高校与社会组织协同育人、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党总支书记、主任陈国顺,武汉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羽毛球协会会长肖琳洁,市羽协竞赛与裁判员委员会主任樊林华等嘉宾出席活动。仪式结束后,全体学员、讲师及工作人员在大学图书馆前合影留念,定格高校与协会携手共促体育人才发展的珍贵瞬间。

资源互通:打造“高校-协会”合作新范式
羽毛球是我校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本次培训班充分发挥华中农业大学作为部属重点高校的教学资源与环境优势,将青年大学生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与体育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公益服务使命深度融合,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合作办学样板。通过引入行业权威师资、创新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为学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成长路径。
武汉市羽毛球协会是行业性、公益类社会组织,隶属武汉市体育局,由武汉市民政局主管,与武汉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合署办公。武汉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建有专业羽毛球队的中心城市,培养了一大批羽毛球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举办了“汤姆斯杯”“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等重要赛事,羽毛球运动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群众性赛会活动频繁,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
课程创新: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进
培训班课程设计科学严谨,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模式,涵盖羽毛球中英文规则解析、裁判法精讲、竞赛编排理论及实战案例分析等内容,并设置笔试、临场执裁、面试等多维度考核环节。在开班仪式前,市羽协副会长、国家级裁判员操超研究员已通过线上平台讲授《羽毛球裁判员职业规范与英文规则》,为学员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在实践教学环节,体育部梁妮老师将上月第十五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的执裁经历化为鲜活素材。她通过复盘关键判罚瞬间,细致剖析了临场执裁的要点与决策心路,使高水平的“裁判艺术”跃然于课堂,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实战教学。

育人实效:赋能学子综合素养提升
本次培训班吸引了华中农业大学3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作为该项工作的长期支持与推动部门,体育部始终积极参与合作筹备与落地,对本次培训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意义远超越技能传授。培训通过赛事组织、职业素养教育等多元环节,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显著拓展了“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维度。同时,专业裁判力量的注入,为狮山体育赛事提供了专业人才储备,不仅从组织层面提升了校园体育赛事的规范性与层次感,更在价值层面进一步升华了“无体育不华农”的文化内涵,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能全面发展与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形成了持续、双向的驱动作用。曹深同学深有感触地表示:“培训既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前沿体育知识的便捷平台,也为未来走向更高层级赛事执裁岗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未来展望:协同共创体育教育新生态
肖琳洁会长表示,协会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将专业培训与公益服务延伸至校园,共同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体育人才。
陈国顺书记强调:“这类合作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探索,华中农业大学将继续开放平台、整合资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入新动能。”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是高校与协会合作办学的典范案例,更为推动体育教育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华中农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联动,持续拓展合作领域,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华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