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发挥青年教师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与问题整改取得实效,7月5日下午,体育部以“听意见、聊困惑、谈规划、导发展”为主题,召开4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座谈会。会议由体育部党总支书记、主任陈国顺主持。
每位青年教师结合自身体育课程教学、带队训练、群体活动、科学研究及单位内部治理等各方面情况开展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一直以来体育部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为每一位新入职教师配备了教学科研指导老师和竞训指导老师,帮助新进教师更快地适应角色转变,单位风清气正、团结进取。建议继续发扬体育部“传帮带”的好传统,适当延长导师的指导周期,注重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更好帮助青年教师站好课堂、打好科研基础。大家提出,目前学校体育教师生师比高,体育课程教学工作课时多,外加带队训练和群体活动,导致体育教学、群体竞技和科学研究的时间难以分配。希望组织好“走出去、引进来”,有更多机会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举办好学术沙龙,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训,支持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报考高级裁判员、教练员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运动技能。能进一步优化年终绩效分配办法,落实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青年教师倾斜的要求,提高职称评聘中带队竞训成绩比重,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动设施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重视体育课、重视运动习惯养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合青年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体育部副主任朱斌指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应当不忘初心,坚决守好教师的原则和底线,尽我所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体育部副主任李翔表示,体育部领导班子将会认真研究各位青年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采取措施,让青年教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更有冲劲、更有目标、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体育部副主任邹伟强调,体育部一直以来把为教师、学生谋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科研工作是重要的突破口和抓手,我部将组建3-4支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成果培育立项支持,青年教师应当抓住时代热点,确定科研方向,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走好学术成长之路。
陈国顺首先对体育部教师在教学任务重、竞技比赛压力大、资源条件有限等多重考验下,仍能坚守岗位、无怨无悔的精神表示赞扬。他强调,教学是“良心活”,青年教师要积极处理好师生关系,不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与优秀教师交流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要更好平衡教学、科研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全面发展。
陈国顺提出三点期望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要维护师道尊严,青年教师都要过好“品行、教学、科研”的三关,内因是过好关的根本,自身正、自身强,自然而然就有了尊严。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品行要正、学问要深、示范要强。过“品行关”,应当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时刻对标和自省;过“教学关”,应当精益求精、取长补短、永无止境,做促进教学的积极践行者和带动引领者;过“科研关”,应当制定好自己的科研目标,勤于动笔、勇于探索,争取每年都有新产出。二是要呵护集体荣誉,当前体育部人手少、任务重,更要齐心协力,持之以恒高质量发展体育教学,倾情投入竞训工作,有声有色办好群体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向青年教师倾斜资源,把守护青年教师发展落到实处。三是要爱护学生成长,首先要“严”,严师出高徒,真正爱护学生成长就不能降低学生的学业要求,课上要秉持严格、严谨的教学态度,课下应主动深入学生,多和学生交流,多组织授课班级之间的体育交流比赛,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内生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水平,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