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加快实施人才强部战略,根据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精神,结合课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培养目标
全面提升体育课部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运动训练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促进优秀教学骨干、业务技术骨干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二、培养原则
1.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潜能挖掘,将教师成长需求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建立激励约束与滚动发展相结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2.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的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3.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层次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各类培训。
三、培养方式和项目计划
(一)业务培训
1.导师制培养: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培养教师从事教学科研、运动训练的能力,通过导师的传、帮、带,指导、参与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业务发展。
2.学术交流及专题研讨:支持教师在职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在职参加以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讨班、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学术访问及各类短期专题研讨等,使教师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
3.学术讲座培训:聘请国内外体育教育界知名专家来课部短期讲学、讲座,重点开展以体育教学方法、运动训练指导、论文写作规范、科研项目申请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
4.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武:不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校内外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授课,定期开展教学方法培训及授课比赛。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武,对优胜者,在进修提高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专业培训
1.学历提升: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加大“学历提升计划”的推进力度,课部各教研室拟定并上报师资培养计划,推荐教师攻读校外相关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2.高级研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主的“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以加强运动训练水平、赛事组织服务等为主题的高级研讨班。
3.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加快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选派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做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4.大型国内外会议资助项目:鼓励和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及国际学术会议。
5.实行学术休假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以学术访问、学术会议、业务考察为主要方式的学术休假。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运动训练第一线、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可实行学术休假,便于教师集中总结阶段成果,更新知识结构。
6.团队项目:加大教学科研团队、运动训练团队建设,有计划地将青年教师纳入学术团队和教学训练团队,培养青年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组织与管理
1.外出学习审批手续:凡纳入课部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的的教师需按相关要求填写《外出学习审批表》并交课部相关人员备案,进修、研修人员要与课部签订相关培养协议。
2.培养计划的落实:在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时,应首先满足体育学科建设与群体竞训有序发展、重点发展的需要,避免重复培养,造成人才积压与浪费;未经课部班子批准,课部将不承担任何培养、培训费用。
3.培养工作的管理:根据本实施办法研究制定课部青年教师年度工作规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养活动,建立个人培养档案。
4.培养工作的考核: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的教师学成回课部后,必须在一个月内组织专业汇报或学术报告会,把学习的成果进行推广,同时这也是对进修效果的考评。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关课部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把青年教师培养考核作为一项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抓实抓好。
2.政策保障。凡新上岗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凡需要晋升副教授、教授者,原则上应具有3个月以上的培训经历;教授、副教授应具有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青年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自觉提高业务能力。
3.经费保障。不断加大教师培养投入,确保教师培训和各项培养计划的经费投入落实到位,切实保证各项目经费的落实与合理使用,接受审计、监察和财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六、附 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体育课部负责解释。